电子游戏也可以是带娃神器,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怎么看
熊孩子的故事妈妈们大概都经历过,没有孩子的人大概都见过或者听说过,一个娃绝对有让全家鸡飞狗跳的能量,哭闹时也足以祸害方圆200米的好心情,但是也有一个妈妈在国外,同时能搞定肚子里一个娃、肚子外一个娃,还能气定神闲地工作、健身、陪孩子与做家务的情况。
这位妈妈就是郝景芳,她是中国当代科幻作家、WePlan童行计划发起人,她的小说《北京折叠》获得74届雨果奖。在育儿上,郝景芳也有自己的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方法。她分享了保持高效和快乐工作状态的秘诀,以及如何用高质量的小游戏解决在陪孩子玩与做家务之间的矛盾。
本文由“晴妈说”微信公号发布,腾云获授权转载。
郝景芳
中国当代科幻作家
WePlan童行计划发起人
1
宁静安详的时光来自“简单规律”
前几天回到北京,结束了四个月的访学生活。因为家人都在国内,这四个月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带娃。而我的主要生活,就是看着肚子里的弟弟一天天长大,也看着小晴晴一天天成长变化。
对我来说,这是一段很宁静安详的时光。白天上课、做课题研究,晚上和晴晴吃饭玩耍。我没有觉得这个过程有多辛苦,反而是一种休养生息。但几乎所有见到的人都惊呼:oh my god,你怀孕了,还一个人带孩子,还有这么多工作,还要做教育,太辛苦了吧,怎么做到的?
今天我就来说说,这是怎么做到的。
我平时的日常作息是:早上四点到五点起床,起来先工作两三个小时,然后叫醒晴晴,做早饭,送去幼儿园;白天去上课、办公室或者在家工作,进行课题研究;下午五点半左右去接晴晴,回来做晚饭,陪她玩,一起睡下。就是这么简单规律。
这个过程的困难之处大概有这么几点:早上四五点钟起床;怀孕过程还保持精力充沛;时间本来就不多,还要做多重任务(我的多重任务是经济研究、写童行课程、写公众号和微博、其他写作);早晚给孩子做饭;陪玩还要做家务。
那我就分别对这几点说一说。
2
身体状态的好坏让你对世界的看法完全不一样
关于睡眠、体力和孕期精力问题,我觉得基本上可以归结为身体状态问题。
有一部分是先天因素。我是一个从小睡眠少、精力旺盛的孩子。另一部分是后天因素。我一直到今天都尽可能保持运动习惯。除了个别月份实在太忙,基本上每天都还能抽出一小段时间运动,要么简单跑跑步,要么KEEP,要么游泳。单调有氧运动可以让大脑安静下来,想很多事情,构思和规划,把平时一团乱麻的思绪理清楚。
孕期的运动我会更在意。上一次孕期我每天游泳,坚持到37周。这一次每天步行超过5公里,每两天游泳一次。运动让我孕全程都能爬楼搬东西、抱娃、健步如飞。
人的疲倦是:自己要付出的精力超过了身体精力的范围,这种情况下,与其把要做的事越减越少,不如靠锻炼把自己的能力上限越提越高,以至于日常琐事不在话下。
身体状态好还是不好,对整个世界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。让自己从简单到困难,一点点习惯于运动。从自己身体能够舒服适应的量,慢慢增加,直到养成规律。你会发现,日常生活一些过不去的坎,变成了平地水洼。
3
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最容易产生心流
我从不进行时间管理,因为时间管理本身,也要求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。而且我非常讨厌把自己的时间切割成小块,那样会让我始终有看表的冲动,很难全情投入于自己要做的事。
我的工作状态都是按照任务来安排的。除了约人的时间,剩下的自由时间里大致想清楚眼下要完成哪个任务(经常是根据外部deadline目标安排)。在完成一件任务的过程中,尽可能连续多个小时投入,而只关注于任务的状态,这样比较容易进入心流。而所谓多线程工作,并不是同时做多件事,而是心流在各个不同任务之间轮转。
任何人都只有24小时,谁比谁也多不出来。实际上,工作时间不是最重要的。工作总量=工作时间*工作效率,我们能提升的并不是时间,而是效率。
心流是提升效率的关键。因为它是一种完全进入工作的状态,头脑中想的、手中操作的、身体情绪集中关注的,都是同一件事,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忽略外界信息,头脑和心脏保持微微兴奋状态,精神专注,短时间内能产出很多内容。不在状态的时候需要一天的工作,进入心流只要两小时就做完。心流是一种令人快乐的工作状态,甚至越工作越开心,完全不是令人疲倦的耗能状态。
那该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呢?或者,可能有的父母比较关心,如果集中注意力是关键的,那该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呢?
在这里,起关键性作用的并不是约束或习惯,而是兴趣。一个人可以习惯性地每天连续工作几个小时,但实际上头脑里漫不经心、敷衍了事、烦躁不安,和心流相去甚远。孩子最容易产生心流的时刻是玩游戏的时候,成年人的心流往往发生在自己的业余爱好时间,例如下棋、写球队分析文、做木艺活等等时间。外界消失,内心活跃。
进入心流状态的两个关键要素在于:目标清晰,有强烈吸引力;路径清晰,可以实现。就好比一边探索路线一边向藏宝洞里的宝箱进发,路上的脚步肯定快捷有力。
想要提升自己的产出,第一点要面临的选择就是:你能否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成为工作。如果因为种种缘故无法选择喜欢的工作,那么可能比较适合降低预期,调整心态,关注家庭和睦、身心健康。同样,如果父母一定要迫使孩子从事他不喜欢的事情,那么也一定要降低预期,他很可能永远不能获得高效产出。
而如何能知道自己最喜欢、且适合的工作在哪里呢?那需要经年累月地自我观察、自我探索,试错并反复调整。这过程不要急,慢也是值得的。
难以提升工作效率的另一大阻力在于:头脑中的声音太多。有的时候并不能清楚地感知自己究竟想说什么、想做什么,使自己最底层的情感诉求被淹没;有的时候是对于任务本身,前前后后想太多,又有不相干的念头和心底不同的诉求来干扰;有的时候是工作之外的杂音太重,比如在家和另一半的争吵,和老人关系不睦,亲戚邻里之间议论的是非,和某个不远不近的朋友闹了误会,自己的孩子和他人的孩子如何相比,群里又在推崇什么鄙视什么……
心底的目标越不明确,做事越无法直抵核心。所有这些声音如果一直在头脑中萦绕,相当于给自己眼前编制了一张障眼的网,不可能看见工作的路径在哪里。想要清水一般的工作状态,就得尽可能把所有八卦屏蔽,少思虑一些细节利益,挣得的是大片完整的头脑空间。头脑清静了,工作效率自然十倍提升。
4
让孩子玩电子游戏与陪他在阳光下奔跑并不冲突
谈过了精力和多线程工作问题,接下来说说带小孩的问题。
有关于早晚接送和做饭问题,实际上很简单,如果没有对于个别菜品和吃饭仪式的苛求,给自己和孩子弄一些简单合口的食物,营养均衡就可以了,不需要过度复杂,所以照顾小孩子的吃喝并不是太困难的事。我想说的主要是陪玩和做家务之间的冲突问题。
▲晴妈做的营养配餐
小孩子回到家,总是需要妈妈陪着,但是又要做饭、洗碗、收拾房间,一个人怎么处理?
对我来说也还好,发给她一个手机玩一会儿,自己快速做完事,再陪她游戏。
小孩子能玩手机吗?很多父母都有这个顾虑。我知道有的爸爸妈妈一点电子产品都不让小孩子接触。但我对这个问题比较放松,认为每天玩一会儿无所谓,只要玩的内容好,玩也是学习。
那什么是好的手机内容呢?我在这里给大家顺便推荐几个教育游戏。这几个游戏公司都跟我没有一点关系,纯属出于用户角度的推荐。首先是“都都数学”,用趣味小游戏的方式把数学入门的能力和概念都进行了训练,小孩子非常喜欢。
▲都都数学界面
其次是Tinybop公司出品的一系列科普游戏,包括“太阳系”、“地球万象”、“哺乳动物”、“人体探秘”、“珊瑚礁”等等十几个,每一个都制作异常精良,画面精美,让孩子探索操作之后观察自然的种种特征。晴晴在这些游戏里清楚记住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特色,了解到了发电厂污染和清洁能源,看到了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动物骨骼如何变成化石,发现了海星能吃鲨鱼的尸体,还体验了杠杆和木楔的动力效果。
▲Tinybop公司出品的科普游戏界面
此外还有一些更简单,但是趣味中同样可以学习的小游戏。例如“考古学家”,让孩子自己成为考古学家,拼凑恐龙骨头,学习恐龙知识;或者Saga Mini出品一些小游戏,知识没有特别多,但是动手操作的部分很多,可以学一些生活常识,例如缝衣服、钉钉子、种树和挤奶等等。
▲Saga Mini游戏界面
那小孩到底能不能看手机呢?会不会费眼睛呢?
到目前为止,没有明确的研究说电子产品会坏眼睛。研究很多,还没有得出确定答案。而唯一非常确定跟近视眼相关的因素是每天的日光暴露时间,每天在自然太阳光时间越长,越不容易坏眼睛;如果每天在屋里写作业,不在太阳光下活动,哪怕不看屏幕也容易坏眼。所以,我的做法是:1)尽可能控制玩电子产品的时长,快速刷碗收拾东西,做完家务尽量让孩子不玩手机了;2)尽可能增加小孩在阳光中所处的时光,只要天气比较好,就尽量多让她在阳光里运动、疯跑。
至于如何把手机从小孩手里拿下来,多数时候,只要有足够有趣的游戏活动,孩子还是容易转移注意力的,少数时候她不肯停下,也有协商时间和硬抢的办法,孩子会有不情愿,但慢慢也知道,手机不能玩太久。
实际上,我自己觉得,未来的孩子成长的过程都是电子化生存的,必要的电子设备能力也是下一步学习编程和网络资源的基础。只要接触的内容好,孩子不沉迷,也就可以了。我也想给孩子做一些好的电子产品。
总体而言,如果生活能做减法,减去不必要的控制欲和乱心的人际关系,让内心简单,头脑清静,那么很多事情并不难做,效率可以逐渐提升。
只有做每件事的效率提升,才有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多项工作。人生时间总长太短暂,我通常不会花时间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。人生的幸福,就在于可以以自己真心热爱的事情为工作。在热爱的基础上,才有经年累月的磨练和技巧提升。
对于孩子,基础安全感越强的孩子,到了一定年岁的独立性就越强。每天能专心和孩子相处一段时光,有充分的沟通交流,那么在其他时光里,任由她自己开心闯荡,也没有什么太多操心费力之处。至于孕期,在安全的边界内,加强运动是一切的诀窍。
三十年锻炼的习惯,二十年自我观察的习惯,十多年写作的习惯,积累了简单的一点小分享,希望对你有点用。
XXXXXX
丨 往期回顾